一、投资吸引力
希腊投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:
(一)近年来,希腊提倡改革,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,关注长期、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模式。本届希腊政府提出建设外向型、生产型、投资友好型经济,为扩大对希腊投资提供了重要基础。
(二)希腊积极鼓励投资,颁布和制订了各种鼓励国内外投资的法律及政策。2013年4月9日,希腊议会通过新投资法案(第4146/2013号法),旨在为战略投资创建良好环境。该法案包括一系列优先事项安排及鼓励政策,使投资程序更加快捷、透明和富有成效。该法案还包括“购房送居留许可”的内容,即非欧盟公民在希腊境内购买25万欧元或以上房产,即可申请为期5年的希腊居留许可,5年后只要该房产所有权不出售,其拥有的居留可以延续。2013年5月31日,希腊内政部发布了实施第4146/2013号法的部长决定,保障非欧盟国家公民购买希腊房产获得居留许可的权利。
(三)为了加速偿还拖欠IMF的借债,同时也为了兑现借债时的承诺,希腊政府正在展开一轮大规模的国有资产私有化改革行动,欢迎中国资本参与希腊国有资产私有化改革。投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、房地产、电力、信息通信技术、机场、物流中心、金融、旅游和能源等。
(四)作为东南欧的经济中心,希腊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竞争优势,通过希腊可以进入东南欧和东地中海市场。
(五)与欧盟其他国家相比,希腊劳动力成本较为低廉。
(六)希腊旅游资源丰富,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还是欧洲大陆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国家。
希腊在吸引外资方面的不足:人口少,国内市场相对狭小;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,融资困难,市场风险较高;政策及法律变动较为频繁,不利于企业制定投资和发展战略,影响企业投资回报率;资源能源不够丰富,工业基础相对薄弱;工会势力比较强大,有时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。
世界经济论坛《2013-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》显示,希腊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8个国家和地区中,排第91位。
二、宏观经济
2008年以前,希腊经济保持增长,增速高于欧盟平均水平,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使希腊经济遭受重创。2013年,希腊连续第六年经济衰退,名义GDP为1821亿欧元,实际GDP为1610亿欧元,同比减少3.9%。其中,消费、投资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87.2%、17.8%和-4.8%。
希腊工业基础较薄弱,规模较小,技术较落后。2013年工业产值234亿欧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.9%,主要工业有采矿、冶金、食品加工、纺织、造船、建筑等。2013年农业产值为59.3亿欧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.3%。2013年服务业总产值为1367.5亿欧元,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.2%。2013年,希腊财政赤字53亿欧元,占GDP的2.9%。
截至2013年12月31日,希腊政府债务累计达4170亿欧元,其中政府债务、央行、金融机构债务额分别为2679亿欧元、516亿欧元和707亿欧元。贷款来源主要为欧委会、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贷款。2014年一季度希腊公共债务预计为3148亿欧元。尽管希腊在3月底实现了约5亿欧元的基本盈余,但公共债务规模依然居高不下,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,希腊公共债务规模约为GDP的174.1%。
三、 重点、特色产业
希腊国土以山地为主,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%,其中灌溉农业面积占37%。64%的耕地面积种植粮食作物,其他为果树、橄榄树和蔬菜等。2013年希腊农业产值为59.3亿欧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.3%。希腊主要农产品均能自给自足,进口少量肉、奶及调剂类农产品,出口主要包括水果、蔬菜、干果及其制品以及动植物油脂、水产品、棉花等,2013年出口额分别为11.2亿美元、8.1亿美元、7.4亿美元、5.9亿美元。希腊的橄榄油、奶酪、蜂蜜和葡萄酒均为较有特色且质量上乘的农产品,近年来希腊也在大力拓展这些产品向海外出口。
希腊旅游业是获得外汇来源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经济部门。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,入境游客人数连年增长。近年来,希腊政府将旅游业发展重心从增加游客数量转向提高游客消费水平,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。主要旅游景点有:雅典卫城、德尔菲太阳神庙、奥林匹亚古运动场遗址、克里特岛迷宫、埃皮达夫罗斯露天剧场、维尔吉纳马其顿王墓、圣山、罗得岛、科孚岛等。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希腊旅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。2013年全年希腊入境旅游人数1791万人次,同比上升6.0%,其中中国游客为28328人次,占全部入境游客的0.2%。
希腊是世界航运大国,海运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,2012年,希腊海运业实现外汇收入133亿欧元,同比下降5.75%。截至2012年,希腊船东拥有千吨级以上船舶3428艘,总载重吨(DWT)2.45亿吨,占世界总载重吨15.56%,居世界第一位。
海运是中希经济技术合作最早的领域,两国在运输、造船、修船、船员劳务、船舶注册等领域已展开了全面合作。2009年10月1日,中远集团全面履行希腊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35年专营权,标志着中希海运战略合作揭开新的一页。
希腊海运企业都是私营企业,虽然没有进入《财富》世界500强,但是在国际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。据《希腊船东50强》公布,希腊前五家海运企业及其船舶载重吨位分别为:Anangel-Maran Tankers/Gas (17,798,887吨)、Cardiff Marine Inc. (11,611,492吨)、Dynacom Tankers/Dynagas (10,487,560吨)、Genmar–Genco (8,917,695吨)、Enterprises Shipping & Trading-Golden Energy (8,207,265吨)。
四、发展规划
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,2011年6月底,希腊议会通过了财政部制定的《2012-2015年中期财政战略计划》,提出了一系列紧缩与结构改革措施。战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推行148亿欧元的支出削减和134亿欧元的税收增加计划,实施价值500亿欧元的私有化计划,最终达到减少债务,复苏经济的目的。由于希腊国内强烈的反对压力使削减福利、工资等计划难以完全实现,经济的急速衰退和居民收入的减少也影响了政府税收的增长,希腊私有化进展缓慢。2012年10月底,希腊将五年之内的私有化目标下调为111亿欧元,原定的500亿欧元被调整为长期目标。中期战略计划所设定的2012年目标未能如期实现。